生活裏,總有一些人是讓你對他自自然然抱有一定程度的期望,不會是很高很高的期望,但總會有那麼一點點。你認為他的思想能達到某個水準,他的品格得到你的認同和欣賞,他某方面的技能/處事態度/作風/成就讓你值得好好學習等。
如是者,便會出現以下的情況:
(當然這是絕對的簡化版,現實生活總會有更多變數,複雜很多,不能一概而論)
情況 ---> 可能出現的結果
(1) 對別人有期望 --> 失望
(2) 對別人有較低期望 --> 失望較少
(3) 對別人不抱任何期望 --> 不會感到失望
遇上情況(1),讓人洩氣的是,一直以來你以為他屬於那個水平,但在某時某刻某事情上,他做出完全不屬於那個水平的動作。據理解,當中應沒有涉及苦衷或難言之隱。這時候,你只能氣結,卻無能力改變甚麼。也許,你會說坦誠溝通才是解決辦法,這真的是知易行難。大團圓結局當然最好,但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其一的結局可能是:你有甚麼資格教訓別人?你這個樣子也能跟我說教嗎?
這讓我想到「刺與樑木」的故事和一句老話:「律己以嚴,待人以寬」。可是,若選擇情況(2)或(3),又好像對人生過分消極。也許,我不應執着於是否抱有期望或期望的高低,而應學習面對和處理失望。從前的上司曾跟我說:「你應該學會對自己『有要求』。」(可見當時我的工作表現多麼的強差人意)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感到失望,全因我們還有希望和要求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